【图文导读】图一、感受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相应保护机理(a)Li/LiNO3 (LLNO)复合材料的制备。
全新(b)KC电极在0.1A·g−1时的充放电曲线。实验上,感受连续CV测量和非原位拉曼光谱的结果证实了扩散控制和电容性K离子存储行为的共存。
这项工作不仅为非石墨碳的微观结构控制及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全新而且还可以为更好的钾离子电池碳基电极材料提供评估模型和理论指导。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感受法国中央理工学院,感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金属所(2004年德国洪堡奖学金),美国纽约州伦斯勒理工学院及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担任研究人员。全新(d)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容量保持率。
文献信息DepingLi*,QingSun,YaminZhang,XinyueDai,FengjunJi,KaikaiLi,QunhuiYuan,XingjunLiuLijieCi*.FastandstableK-ionstorageenabledbysynergisticinterlayerandpore-structureengineering.NanoResearch 2021,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1-3324-0作者简介:感受慈立杰,感受创新长期国家特聘教授。然而,全新钾离子较大的离子半径又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电极体积膨胀和动力学迟缓等问题,导致电池的循环寿命不足、倍率性能较差。
研究者提出了一种简便的原位自模板发泡法,感受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了层间距离受控和孔结构可调的多孔非石墨碳。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全新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果简介】近期,感受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慈立杰教授课题组在NanoResearch期刊上发表题为FastandStableK-IonStorageEnabledbySynergisticInterlayerandPore-StructureEngineering的研究论文。
在已报道的电极材料中,全新多孔碳基材料被认为是钾离子电池(PIBS)最有前途的电极材料之一。感受基于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的钾离子扩散系数随后在实验层面验证了理论计算的结果。
理论上,全新DFT计算结果揭示了层间距离与K离子扩散动力学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较大的层间距离对应于更平滑的K离子扩散过程。李德平博士主要从事(碳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能应用研究,感受包括钾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感受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余篇,包括AdvancedEnergyMaterials,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Bulletin,Energy Storage Materials,Nano Research,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材料研究领域专业期刊。